查看原文
其他

技校生成“香饽饽”,给就业市场带来哪些启示 | 新京报快评

冯海宁 新京报评论 2023-06-23

技校生在就业市场的“吃香”,也启示社会各方重新审视技工院校及其毕业生。

▲资料图。图/新华社


文 | 冯海宁

每逢毕业季,就业都是热门话题。今年,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首超千万。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,不少技校生却成了“香饽饽”。


近日,《羊城晚报》记者走访多所技工院校的招聘现场,感受到企业转型升级后对技能人才的渴求。一些行业巨头开出丰厚的薪酬待遇,顶岗实习期间月薪达4000-5000元,转正后可过万元。连明年才毕业的实习生,企业都抢着要,起薪4500元以上,有些企业开出月入万元的高薪。


今年,部分毕业生对“就业难”有了切身体会。从供给端来说,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,就业市场涌入大量求职者;从需求端看,中小微企业是毕业生就业的主阵地,但当前中小企业遇到了许多靠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。所以,就业面临考验。6月15日上午,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发布的数据显示,5月份我国16-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20.8%,青年失业率处在高位。


促就业是今年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。譬如,6月6日,人社部启动了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;近日,人社部会同教育部、共青团中央、全国工商联,在全国启动“就业扬帆 政策护航”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周活动。


显然,每一项行动或活动,都将给毕业生带来就业机会。而在这个“最难就业季”,广东省多所技工院校毕业生受到企业激烈争抢,对于我们破解毕业生“就业难”,可以带来不少积极启示。


一是,普通高校或许要从技工院校“取经”。过去,很多人看不起技工院校和技校生,把上技工院校看成“没有其他选择的最后选择”。但近年来,技工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0%以上,而且就业质量较高,巨头企业愿为技校生开出高薪。


这既与我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有关,也与技工院校因产业而变、服务市场、创新教学方式等探索有关。作为普通高校,不能总“端着架子”固步自封,而是要向技工院校学习促就业经验。


二是,高考生填报志愿可多考虑一下技工类专业。随着今年高考落下帷幕,如何填报志愿是摆在考生和家长面前的一道考题。


从往年情况看,成绩够上普通高校录取线的考生几乎都不愿选择技工院校,但有些时候也忽略了专业对口问题,导致“毕业即失业”。而当前社会对技工性人才的需求持续走高,选择这类学校与专业,反而可能会获得较好的工作机会。希望考生和家长刷新对技工院校的认识,填报志愿时充分考虑就业问题,重视起技工院校。


三是,企业要向产教融合型看齐或学习。当技校毕业生变成“香饽饽”,企业要为此开出高薪,意味着企业用工成本在增加。而要适当控制用工成本,满足用工需求,企业走产教融合是不错的选择。把员工的招聘和培训前置到高校中,节约了员工培养的时间和经济成本,也能实现人才培养层次、类型与企业产业布局和发展需求高效对接。


无论是企业自办职业教育,还是与技工院校合作,都能为企业精准培养所需技工。我国8部门近日也发布了《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(2023-2025年)》,为企业走产教融合之路提供有力支持。


另外,技校生在就业市场的“吃香”,也启示社会各方重新审视技工院校及其毕业生。


过去,由于种种原因,职业教育被贴上“差生教育”的标签。但看看今天,企业高薪争抢技校生,面对这真实发生的一幕,我们要改变对职业教育的传统认知。更要看到,国家对职业教育从立法到投入的重视,以及中国经济、产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。


毕竟,无论是公务员系统还是科研院所等系统吸纳就业很有限,相当多毕业生要进入市场走入企业,这时候,拥有一技之长意味着更多机会。


撰稿 / 冯海宁(媒体人)

编辑 / 迟道华

校对 / 王心

推荐阅读:


围墙遮住了雪山,也遮住了长远发展的视线 | 新京报快评

16500年前的矿泉水,是不是在误导消费者|新京报评论

这几捆芹菜,也丈量着法律的良心与公道 | 新京报快评

网红在减肥营去世,该审视“疯狂”的减肥机构了 | 新京报快评

“与中国脱钩将是巨大错误”,耶伦说出常识 | 新京报社论



点击下方公号名片,阅读更多精彩观点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